如果要把毛笔“藏”身上
(资料图片)
如何优雅又方便?
两千年前的古人竟然这样做
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这支“白马作”毛笔
01
毛笔当发簪
古人的时尚有点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
喜欢在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
看起来儒雅 用起来方便
其实古时候的文人
早就get了这种时尚精髓
他们把毛笔簪头上
既解决了无处放笔的问题
又能做到随取随用
仔细看就会发现
“白马作”毛笔笔杆的尾端有一个钝尖
据说这是为了方便把笔杆插进发髻里
这支毛笔出土时
在墓主人头部左侧的位置
因此研究人员推测
在墓主人入殓时
这支毛笔就簪在他的头发上
这也证实了汉代文官的“簪笔”习俗
02
方便→身份象征→方便
时尚仿佛是个循环
目前最早的关于簪笔的记载
出现在《史记·滑稽列传》中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除了文字记载
还有“照片”为证
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
一位官吏双膝下跪
双手捧举案牍
耳旁便插着一支毛笔
后来 簪发的毛笔从“洗干净也能用”
变成“没蘸过墨的白笔”
这种时尚也就正式变成一种“身份符号”
被称为“簪白笔”
如今 古人的时尚竟被“循环利用”了
不少心灵手巧的长发人士
还是会随手拿起一支笔簪起长发
图的就是一个方便、利落
03
这支毛笔自带“署名”
——“白马”
“白马作”毛笔通长23.5厘米
正是汉制长度单位的一尺
与《论衡》所谓“一尺之笔”相吻合
说明当时的毛笔制作
已经有了成熟严格的规范
而且它也具备古人对一支好毛笔的要求
“尖、齐、圆、健”
即所谓“笔之四德”
适合在竹、木质地的简牍上书写
除了笔杆尾端略尖
这支毛笔与现在的毛笔相差不大
浅褐色的竹制笔杆
中下部阴刻隶书“白马作”三个字
刀法工秀整齐
因为汉代保留着工匠实名制的传统
所以研究人员认为
“白马”就是制作这支毛笔的工匠的署名
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
这支毛笔依然保存完整
被认为是我国汉代毛笔的代表作
两千年前
这支“白马作”毛笔记录了历史
如今 这支毛笔本身成了一段历史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编:程雨萌)
上一篇:华贸物流:8月17日融券卖出8200股,融资融券余额1.52亿元
下一篇:最后一页
7月8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业统计报告,2021年北京接待市民在京游人数1 26亿人次,较上年增长45 9%,较2019年
5月14日,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河南省发布《河南省
稳就业保民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持
政策内容由河南省(郑州市)12320卫生健康热线整理(截至2022年5月15日上午9时)01进入郑州市市域外入(返)郑人员须查验两码一证,即健康
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5 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河南省公安厅公布一批经济犯罪案件,作案手法曝光。信阳宋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2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