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7月12日,走进位于河南省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的聚龙粮食专业合作社,只见2台收割机、2台拖拉机、3架无人植保机停放在场院内,温室大棚集中连片,新采摘的西瓜、辣椒等果蔬整齐存放在400㎡的冷库内;荣誉墙上,金灿灿的奖牌分外亮眼: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河南省农民合作示范社、焦作市十佳农民合作社......
“去年,我们那130亩攻关田创了全国夏粮单产新高,平均亩产841.5公斤!”合作社负责人王具才牛气地说。
王具才有“牛”的底气和实力。聚龙粮食专业合作社吸纳了周边5个乡村的208户社员,流转土地2200亩,建设温室大棚60座、厂房2500㎡、引进果蔬深加工设备3套,与河南省科技学院、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被命名为全国农技推广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近年来,聚龙粮食专业合作社已经带动5户贫困户走上致富路,解决了上百名群众就业。仅仅去年,社员平均收入就提高了200元/亩,温室大棚的平均利润超1万元。合作社成了共富“领航舰”,社员们的致富热情空前高涨。
王具才把合作社的成功归结于党建引领。“只有党员带好头,群众才会跟着走。”他说,“俺们成立起由5名党员为骨干的特色党小组,谁当经纪人拓展销路、谁当技术员指导生产、谁当联络人对接专家,都有明确分工。”
西黄村村民赵高银就是王具才口中的“经纪人”。今年,他以低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为社员统一采购粮种,小麦成熟后,又多方联系新乡、焦作等地的面粉厂,以高于市场价0.02元的价格帮助社员销粮,提高了社员收入,赢得大伙儿“点赞”。
“必须走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之路。”望着新栽培的富硒彩虹瓜、富硒西红柿,王具才信心满满,“我们探索发展富硒农产品,并建起了休闲采摘园,我相信黄土地也能唱响‘致富经’、大棚里也能种出‘幸福果’!”(张斌/文图)
上一篇: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
下一篇:最后一页
7月8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业统计报告,2021年北京接待市民在京游人数1 26亿人次,较上年增长45 9%,较2019年
5月14日,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河南省发布《河南省
稳就业保民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持
政策内容由河南省(郑州市)12320卫生健康热线整理(截至2022年5月15日上午9时)01进入郑州市市域外入(返)郑人员须查验两码一证,即健康
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5 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河南省公安厅公布一批经济犯罪案件,作案手法曝光。信阳宋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2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