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以来,康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的根本举措,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精心谋划部署,紧抓春耕生产有利时机,全面推动产业发展各项任务落实见效,不断激活乡村振兴“驱动力”。眼下,伴随着阵阵花香,声声鸟鸣,走进康县阳坝镇重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天麻育种基地里,一株株近2米高的育种天麻花映入眼帘,村民正忙着为天麻授粉、采种,为后续天麻种植做好种子保障工作。
“今年,我们育种了约1800斤的种麻,预计可以产出27万多颗天麻蒴果,能种30亩左右的有性繁育。我们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种子不出问题,授粉以后等待采摘蒴果,然后就可以播种了,现在已经在菌材和土地上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了。”负责人李辉为告诉记者。
近年来,阳坝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探索从育种、种植到销售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不断顺应市场需求,延伸产业链,增添产品附加值,不断做大做强“阳坝天麻”品牌。
走进白杨镇元曲河村,大型机械正在开足马力平整土地,村民们三两成群挖土起垄,正在忙着栽植大黄苗……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增加群众收入,近日来,白杨镇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研究制定元曲河村种植大黄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组织村“两委”、致富带头人、群众代表外出学习种植技术,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方式,整合20余亩撂荒地等土地资源,建成元曲河村大黄种植基地。
“目前,我们已完成20000余株大黄栽植工作!”元曲河村党支部书记赵磊说,“接下来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后期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双倍、多倍增收方式,让更多农户享受到发展大黄产业带来的红利,用‘苦’大黄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生活甜起来。”
下一篇:最后一页
7月8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业统计报告,2021年北京接待市民在京游人数1 26亿人次,较上年增长45 9%,较2019年
5月14日,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河南省发布《河南省
稳就业保民生。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持
政策内容由河南省(郑州市)12320卫生健康热线整理(截至2022年5月15日上午9时)01进入郑州市市域外入(返)郑人员须查验两码一证,即健康
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5 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河南省公安厅公布一批经济犯罪案件,作案手法曝光。信阳宋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2
X 关闭
X 关闭